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分析: 研發強度有待提高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芯動聯科(688582.SH)、申昊科技(300853.SZ)、星網宇達(002829.SZ)、天海防務(300008.SZ)、亞星錨鏈(601890.SH)、巨力索具(002342.SZ)等
本文核心數據: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企業營業收入;研發投入;研發強度
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情況
——營業收入情況
從2024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來看,天海防務的營業收入最高,高達39.45億元。天海防務在水下機器人領域表現出色,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市場應用能力。其“海巡”系列AUV和3000米級ROV作業能力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深度參與國家深海戰略項目,手持訂單充足。相比同行,天海防務在民用市場落地更成熟,技術商業化進程領先。巨力索具營業收入位居第二,為22.14億元。
——凈利潤情況
從2024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的凈利潤來看,亞星錨鏈凈利潤最高,為3.35億元。星網宇達凈利潤最低,虧損2.78億元,主要原因在于受軍隊物資工程服務采購資質限制影響,訂單量顯著減少,導致營業收入大幅下滑。
2、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研發能力分析
——研發投入情況
2024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最高的是巨力索具,高達1.19億元。其次是亞星錨鏈,研發投入為1.13億元。研發投入最低的是天海防務,僅為0.56億元。總體來看,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金額不高。
——研發強度情況
研發強度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研發投入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它是衡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未來增長潛力的重要指標。研發強度越高,表明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越大,未來的發展潛力也越強。從2024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研發強度可知,申昊科技是研發強度最大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67.24%;其次是芯動聯科,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27.07%。天海防務是研發強度最低的。
——研發人員情況
從2024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研發人員及比重可知,亞星錨鏈的研發人員數量是最高的,高達291人,占公司總人數比重為17.80%%。星網宇達是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比重最高的企業,比重高達31.94%。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自主式水下機器人(AUV)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