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車問界M9訂單超過一萬!賽力斯工廠急招大量員工【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華夏時報報道,華為新車問界新M7的銷量火爆,給賽力斯帶來了很大的交付壓力。一些消費者表示,他們已經等待了14天,每天都會刷新查看自己的車輛是否有排期。為了提升交付能力,賽力斯工廠正在大量招收員工,并已經啟動24小時生產。同時,在新M7大賣的同時,華為的問界M9也在9月25日開始接受盲訂,預售價為50萬至60萬元。令人意外的是,僅憑幾張效果圖和少量配置信息,問界M9就獲得了大量訂單。了解,截至10月7日,問界M9累計盲訂訂單已經達到10450單,留存8040單。
問界M9作為華為旗下新能源品牌的旗艦車型,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高科技和豪華的體驗。回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這個行業中,我國不斷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不僅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和續航能力,還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2年度共安排約385億元新能源汽車補貼預算資金
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加快發展,政府從2015年開始實施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這項政策旨在通過財政補貼來鼓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并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的普及應用。政府層面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了補助,實行了普惠制。
據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于2021年11月發布的通知,《關于提前下達2022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的通知》,針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共安排了約385億元的資金。其中包括了2016年至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總計998,394萬元,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總計1,018,501萬元,以及2019年至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預撥總計1,831,031萬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梯隊
根據2021年的營業總收入情況,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梯隊。第一梯隊的企業包括上汽集團(600104.SH),其2021年的營業總收入達到了7798.46億元。第二梯隊的企業主要有比亞迪(002594.SZ)、長城汽車(601633.SH)、長安汽車(000625.SZ)等,這些企業的總營收在1000-7000億元之間。第三梯隊的企業主要有一汽解放(000800.SZ)、廣汽集團(601238.SH)、福田汽車(600166.SH)、江淮汽車(600418.SH)等,這些企業的總營收在1000億元以下。
這些數據反映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企業的不同發展水平。一些大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擁有較高的營業總收入。而其他一些中小型企業則在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爭取在市場中獲得更大的份額。
——新能源產銷規模翻倍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額占全球的40.70%,僅比歐洲少3.1個百分點。在全球范圍內,我國本土汽車制造企業比亞迪在2020年銷售了17.92萬輛新能源汽車,排名全球第三。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逐步發展,從2014年開始,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現象,這也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起步年份。2015年,全國進入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的年份,我國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到了2021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了354.5萬輛,同比增長了159.5%。
華為進軍汽車行業是一項重要舉措,作為科技巨頭,他們引入先進的科技和創新的設計,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汽車產品。華為新車的銷量火爆,也證明了華為在汽車領域具備競爭實力。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的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并有望在2030年突破90%。這一預測表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然而,王青也指出,雖然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快速普及階段,但未來仍需要關注產能結構失衡的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供給端的發展也需要跟上。只有通過加大產能建設和優化產業結構,才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持續健康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