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貴金屬材料行業下游影響分析 下游產業發展是重要驅動力【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凱立新材(688269.SH)、凱大催化(830974.BJ)、蘇州固锝(002079.SZ)、貴研鉑業(600459.SH)、福達合金(603045.SH)、聚和材料(688503.SH)、有研新材(600206.SH)等
本文核心數據:貴金屬材料產業鏈結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貴金屬漿料業務營收;中國汽車產量;貴金屬催化材料業務營收
貴金屬材料產業鏈結構
貴金屬材料產業鏈結構由貴金屬供給、貴金屬材料加工制造、下游應用及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組成。貴金屬供給主要為通過礦產勘探、開采、冶煉等得到金、銀、鈀、銠、銥、釕、鋨、鉑八類貴金屬;貴金屬可直接用做工業材料、裝飾材料等,貴金屬、貴金屬與其他元素經過加工可得到多種貴金屬材料,如貴金屬催化材料、貴金屬漿料、貴金屬電接觸材料等,廣泛用于汽車工業、電子電氣、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環境保護等領域;經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貴金屬廢料經過回收、提純,可提取得到高純度貴金屬,實現貴金屬資源的循環利用。
光伏產業為貴金屬漿料市場注入強勁的活力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54.88GW;2022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同比增長59%。
貴金屬漿料是光伏電池制造的關鍵材料之一,受光伏產業發展的推動,貴金屬漿料市場得到了迅速增長;2022年,光伏漿料龍頭企業蘇州固锝、聚和材料和帝科股份貴金屬漿料業務營收分別增長70.26%、27.77%和26.05%。
汽車工業引領貴金屬材料業發展
2009年以來,我國新車產銷量始終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26億輛,其中汽車3.28億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截至7月,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7%。
汽車尾氣凈化、化工領域是貴金屬催化材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除純電動車之外,貴金屬催化材料作為新能源尾氣凈化的催化材料以及燃料電池車動力系統的關鍵材料,在汽車工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7-2022年,貴金屬催化材料業務營收整體呈現增長趨勢,2022年,凱大催化、凱立新材、貴研鉑業和陜西瑞科貴金屬催化材料業務營收分別增長15.9%、增長18.4%、降低17.6%和降低0.1%。
下游應用推動貴金屬材料技術創新和需求增長
貴金屬材料的特殊性能使其在多個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在傳統汽車、化工等領域,貴金屬材料一直是重要的工業原料;隨著新能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貴金屬材料的作用正逐步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例如,隨著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排放法規的升級,新興化工細分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的發展,鉑族金屬催化材料的應用領域將不斷拓展。整體來看,下游應用正是推動著貴金屬材料需求增長和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貴金屬礦采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