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年來最高水平!美國紐約證券業平均提供19.51萬個就業崗位【附證券行業現狀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根據美國紐約州審計長Thomas P.DiNapoli周四發布的報告,截至2023年前8個月,紐約證券業平均提供19.51萬個就業崗位,他將這種強勁表現歸因于2021年創紀錄的利潤帶來的招聘激增。
但盈利和收入已走軟,部分原因是利率上升令交易量承壓。這促使總部位于紐約的花旗、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金融巨頭紛紛精簡隊伍。該報告提醒稱隨著利潤下降,行業會否保留這些工作崗位“還有待觀察”。
紐約市的證券從業人員數量達20多年來最高水平,但銀行業低迷引發的裁員可能會使其中更多人面臨風險。
證券市場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情況。隨著全球經濟的波動和政策的調整,證券市場的波動性增加。投資者對于股票、債券和衍生品等證券投資的需求不斷增長,市場交易活躍。然而,市場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如金融風險和市場不確定性。政府和監管機構加強了監管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權益。
——證券市場逐步完善
證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融通資本、資本定價與資源配置等功能。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始終與實體經濟緊密依存,對引導儲蓄轉化為社會投資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證券市場歷經三十余年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1978年至1992年)、全國統一監管市場的形成(1993年至1998年)、依法治市和市場結構改革(1999年至2008年)、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和完善發展(2009年至今)。
2023年2月證監會公告實施全面注冊制,標志著我國證券行業正加速邁向成熟,具有重大的意義。
——證券行業供給總體保持穩定
證券行業公司間產品差異較小,行業供給主要體現在證券公司數量以及營業部數量等方面。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證券公司數量共有140家,較2017年的131家多了9家,略有上升。
從營業部數量來看,上交所披露2022年國內證券營業部數量為11783家,較2017年10873家增長約8.4%,略有增加。2022年營業部數量較2021年略有下滑主要系證券市場遇冷以及新冠疫情升級的影響。
總得來看,近五年我國證券行業供給總體保持穩定。
——證券業市場規模下滑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2017年至2021年,國內證券業市場規模從3113.28億元增長至約4967.95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12.4%,主要受益于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本市場擴大。2022年前三季度國內證券行業市場規模約3042億元,同比下降16.95%,主要系2022年疫情升級、俄烏沖突以及美聯儲加息等因素致使市場遇冷。
機構指出,全面注冊制推動下的投行業務“井噴”將成為證券行業中長期最具確定性的增長機會。在當前時點看,2023年資本市場大發展趨勢已現,以注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有望成為行業價值回歸的直接催化劑,業務創新亦將為盈利增長開啟想象空間,行業中長期發展前景繼續向好。
注:本文僅作內容傳播,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 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