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8yo6l"><kbd id="8yo6l"><tbody id="8yo6l"></tbody></kbd></delect>

        1. <em id="8yo6l"></em>

            1. <em id="8yo6l"><label id="8yo6l"><nav id="8yo6l"></nav></label></em>

                  2023年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DDIC國產替代空間廣闊【組圖】

                  李嘉瑜

                  顯示驅動芯片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相微(688593.SH)、天德鈺(688252.SH)、格科微(688728.SH)、中穎電子(300327.SZ)、韋爾股份(603501.SH)、士蘭微(600460.SH)、明微電子(688699.SH)、力芯微(688601.SH)、晶合集成(688249.SH)、匯成股份(688403.SH)、頎中科技(688352.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產業鏈全景圖、中國顯示驅動芯片企業區域競爭

                  顯示驅動芯片產業鏈上游為芯片設計,下游為模組組裝與面板制造

                  顯示驅動芯片產業鏈由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與封測、模組組裝與面板制造構成。因為顯示產品具有多樣性,所以其對應DDIC需求的工藝節點覆蓋范圍也比較廣,涵蓋28nm~300nm。

                  圖表1: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產業鏈

                  顯示驅動芯片產業鏈的參與者主要為上游的顯示驅動芯片設計廠商、中游的顯示驅動芯片制造與封測廠商,以及下游的面板制造廠商。其中,顯示驅動芯片設計廠商有聯詠科技、奇景光電、奕斯偉、天德鈺、格科微等;顯示驅動芯片制造廠商主要是晶圓代工廠,例如中芯國際、晶合集成;顯示驅動芯片封測廠商有日月光、匯成股份、頎中科技等;面板制造廠商有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等。

                  圖表2: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全景圖譜

                  中國大陸DDIC芯片的本土化率僅20%

                  隨著韓國顯示驅動芯片廠商三星、LGD選擇逐步退出LCD領域,全球顯示面板產能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2016-2022年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占全球比例從27%上升至72%,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目前,中國大陸顯示面板產能在全球市占率較高(72%),但是中國大陸DDIC的本土化率依然較低(20%)。中國大陸DDIC芯片依賴于從韓國、中國臺灣等地區進口。隨著全球顯示面板產業逐步向中國大陸集中,相關的供應鏈資源也會逐步向中國大陸本土廠商傾斜。

                  圖表3:2016-2025年中國內地顯示面板產能占比及驅動芯片本土化率(單位:%)

                  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DDIC廠商產品布局

                  目前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DDIC廠商更多地布局LCD DDIC和OLED DDIC產品。傳統的LED驅動IC廠商則積極向Mini LED和Micro LED驅動IC拓展。中國大陸龍頭企業集創北方、奕斯偉、中國臺灣龍頭企業聯詠、奇景光電、瑞鼎科技等廣泛布局四種以上的DDIC芯片。

                  圖表4:2023年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DDIC廠商產品布局分析

                  注:以藍色填充代表公司在該產品上有所布局。

                  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發展機遇包括:產業政策扶持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高面板產能占比與低顯示驅動芯片國產化率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終端應用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產品市場空間巨大。但我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仍面臨挑戰,具體包括行業高端專業人才不足、行業競爭力有待提升、國內行業競爭逐步加劇等。

                  圖表5:中國顯示驅動芯片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分析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壓驅動芯片行業市場需求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李嘉瑜

                  本文作者信息

                  李嘉瑜(產業研究院、分析師)

                  關注(651793)贊(9)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delect id="8yo6l"><kbd id="8yo6l"><tbody id="8yo6l"></tbody></kbd></delect>

                        1. <em id="8yo6l"></em>

                            1. <em id="8yo6l"><label id="8yo6l"><nav id="8yo6l"></nav></label></em>

                                  亚洲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