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8yo6l"><kbd id="8yo6l"><tbody id="8yo6l"></tbody></kbd></delect>

        1. <em id="8yo6l"></em>

            1. <em id="8yo6l"><label id="8yo6l"><nav id="8yo6l"></nav></label></em>

                  預見2023:《2023年中國MCU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劉海晶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兆易創新(603986)、中穎電子(300327)、樂鑫科技(688018)、復旦微電(688385)、晟矽微電(430276)、國民技術(300077)、峰岹科技(688279);中微半導(688380);鉅泉科技(688391)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等

                  產業概況

                  1、定義

                  MCU(微控制器)是將計算機的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為不同的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的芯片。微控制器一般可以按照其結構特點、指令集、存儲器架構以及微控制器應用進行分類。

                  MCU可從不同方面進行分類:根據數據位數可分為4位、8位、16位、32位、64位;根據指令集可分為CISC和RISC;根據存儲器結構可分為哈佛結構和馮·諾依曼結構;根據用途可分為通用型MCU和專用型MCU。

                  圖表1:MCU行業的分類匯總

                  2、產業鏈剖析:對上游原材料與設備供應有一定依賴性

                  MCU(微控制器)廠商分為IDM廠商與Fabless廠商,對于IDM廠商(集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等環節于一體)來說,其上游為晶圓制造所需原材料與設備采購環節;對于Fabless廠商(只負責芯片的電路設計與銷售,將生產、測試、封裝等環節外包)來說,其上游為晶圓制造環節。行業企業的主要客戶分布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圖表2:MCU行業產業鏈

                  上游原材料領域,目前,IDM廠商的晶圓制造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中游MCU廠商主要為Fabless廠商,包括中穎電子、樂鑫科技、晟矽微電、兆易創新、上海貝嶺東軟載波等;根據MCU廠商的描述,下游終端應用領域客戶數量較多,汽車電子領域客戶有比亞迪,消費電子領域客戶有九陽股份海信家電等。

                  圖表3:MCU行業全景圖譜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MCU發展起步較晚,基本落后于全球產業二十年,但發展迅速,至今經歷了初步發展階段、技術突破階段及快速發展階段,如今MCU已經實現了定制化的需求。MCU芯片已滲透至一系列應用領域,在家電、醫療、汽車等領域中負責感測與監控;與通信功能結合集成的產品為通信應用的微控制器;與傳感器結合集成的產品為智能傳感器,作用為發送測量、狀態信息,接受和處理外部命令。

                  圖表4:中國MCU行業發展歷程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推進MCU研發與產業化為關鍵發展方向

                  自2000年以來,國務院、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門陸續發布了集成電路、通用芯片研發、稅收優惠與產業化系列政策,內容涉及在集成電路、通用芯片等領域實現突破,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等內容。

                  “十四五”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夯實基礎、謀取更大進步的關鍵五年,國家及各地的“十四五”規劃及政策也擲地有聲,對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集成電路行業的發展,進一步帶動MCU行業的成長。

                  圖表5:“十四五”以來MCU行業相關重點規劃解讀

                  行業發展現狀

                  1、上游發展:半導體材料、設備等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是半導體產業鏈的基石,是推動集成電路技術創新的引擎。在國家鼓勵半導體材料國產化的政策導向下,本土半導體材料廠商不斷提升半導體產品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逐漸打破了國外半導體廠商的壟斷格局,推進中國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

                  根據SEMI統計數據,2012-2022年期間我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總體呈波動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臺灣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市場規模超過200億美元;中國大陸為第二大市場,規模為130億美元。2022年中國半導體材料的市場整體規模超過330億美元。

                  圖表6:2012-2022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從半導體設備的發展情況來看,2020年中國首次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市場,市場規模達到187.2億美元。2021年,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為296.2億美元。2022年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略有下降,為282.7億美元。

                  圖表7:2016-2022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2、需求現狀:MCU需求不斷增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

                  MCU的結構非常靈活,能夠適應不同的應用,越來越多的32位甚至64位多核MCU可以處理各種復雜的應用程序并將其集成到SoC中。當前MCU價格繼續上漲,32位MCUs將成為物聯網應用推廣中增長最快的市場,5G互聯設備的增多將進一步促進MCU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

                  據IHS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MCU市場規模達365億元,同比增長36%。初步統計,2022年中國MCU市場規模達390億元。

                  圖表8:2018-2022年中國MCU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3、應用領域: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根據IC Insights,全球和中國的MCU下游應用分布呈現顯著差異,中國MCU的下游分布中,消費類占比最高,第二大場景是汽車,工控排第三。與全球的結構相比,中國在汽車領域占比較低,而在消費領域占比較高,主要原因系中國的汽車產業在全球來說目前仍相對薄弱,汽車行業主要還是集中在歐洲、日韓和美國等全球汽車大廠聚集地,同時中國的消費類產業鏈較為齊全,是全球主要的家電產地之一,也聚集了各類消費電子廠商,所以對于消費類MCU的需求較大。

                  圖表9:中國MCU應用領域銷售額分布(單位:%)

                  行業競爭格局:國外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中國企業不斷追趕

                  在中國市場中將MCU企業按照梯隊劃分,以企業在MCU行業的營收和技術水平為標準,第一梯隊為以意法半導體、瑞薩電子、NXP為代表的外國企業,以及以兆易創新為代表的內地龍頭企業;第二梯隊為以樂鑫科技、中穎電子為代表的內地上市公司;第三梯隊為以華潤微電子、靈動微電等為代表的內地企業。

                  圖表10:中國MCU行業競爭梯隊

                  AspenCore2023中國IC設計Fabless100排行榜共分為12大技術類別,每個類別評選出Top10,主要由AspenCore分析師團隊根據量化數學模型、企業公開信息、廠商調查問卷,以及一手訪談資進行篩選。其中,Top10MCU公司分別為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極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小華半導體有限公司、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東軟載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芯旺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圖表11:2023中國IC設計Fabless100排行榜——Top10MCU公司

                  2023中國IC設計Fabless100排行榜Top10MCU公司中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綜合實力指數最高的是復旦微電,其MCU業務包括智能卡與安全芯片+智能電表MCU;增長潛力最高的是國民技術。

                  圖表12:2023年中國IC設計上市公司-MCU類別綜合指數

                  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行業發展前景:下游需求帶動MCU市場規模增長

                  隨著經濟形勢逐步好轉,中國物聯網、新興醫療電子、新能源等應用快速發展,中國電子整機生產也整體持續較快發展,中國MCU市場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根據HIS數據,2023-2026年中國MCU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7%。根據測算,到2028年,中國MCU市場規模以7%的復合增速增長至585億元。

                  圖表13:2023-2028年中國MCU市場前景預測(單位:億元)

                  2、行業發展趨勢:32位MCU占比提升,汽車電子、物聯網應用領域潛力較大

                  在對下游應用性能要求提升以及32位MCU產品成本降低的情形下,32位MCU產品占比有望提升。隨著汽車電子和物聯網市場的不斷發展,汽車電子、物聯網等有望成為MCU市場規模增長較快領域。我國MCU企業主要提供中低端8/16位MCU產品,為提升競爭力,行業投資并購進程有望持續;同時在半導體行業向國內轉移的進程中,國內外技術差距有望逐步縮小。

                  圖表14:中國MCU行業發展趨勢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MCU(微控制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劉海晶

                  本文作者信息

                  劉海晶(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關注(965961)贊(6)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delect id="8yo6l"><kbd id="8yo6l"><tbody id="8yo6l"></tbody></kbd></delect>

                        1. <em id="8yo6l"></em>

                            1. <em id="8yo6l"><label id="8yo6l"><nav id="8yo6l"></nav></label></em>

                                  亚洲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