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首富誕生!身價達94億美元,郭臺銘都喊他大哥
中國臺灣的經濟以高度發達的制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經濟為特點,是全球重要的經濟體之一。
7月13日,全球福布斯富豪排行榜資料顯示,臺灣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百里以身價94億美元,成為臺灣新首富。
受益于臺灣人工智能(AI)概念股股價近期飆漲,代工廠廣達股價持續上揚,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身價漲至94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220位,在臺灣高居榜首。
臺灣富豪第二名是鞋業巨頭宏福實業集團創辦人張聰淵,身價約為80億美元;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排名第三,身價約為73億美元。
提起中國臺灣的電子代工產業,人人皆知鴻海精密的董事長郭臺銘是大哥級人物。但郭臺銘并曾說過:“我告訴各位,廣達才是大哥,是絕對的老大。”
廣達所處的人工智能行業,目前發展如何了?
人工智能行業分析
根據IDC數據,全球人工智能(AI)市場在2021年同比增長15.2%,達3418億美元,預計2022年市場將進一步加速,增長18.8%。其中,AI軟件占據整個AI市場的88%。在AI軟件類別中,AI應用程序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占總收入的近50%。在增長方面,人工智能平臺最為強勁,2021年中國AI開放平臺市場規模初步統計接近300億元。
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根據平臺能力可分為開發平臺、技術平臺、應用平臺。開發平臺主要集成了開發工具和框架,例如數據集和算力等,來幫助開發者降低開發成本。技術平臺聚合了行業通用AI能力,通過API和SDK供開發者調用。應用平臺則是直接面對各垂直應用領域的、有針對性的能力聚合方案,例如智慧交通、智慧工業等方案。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市場,隨著我國新基建、新經濟的不斷推進,AI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4849億元。在政策支持、市場供給及需求雙雙增加的情況下,預計未來我國人工智能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預計2023年全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819億元, 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4000億元,2023-202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
從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來看,根據胡潤排行榜,商湯科技以500億元的價值位列2021年胡潤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獨角獸排行榜首位;其次,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地平線機器人與明略科技也具備較大的市場潛力,價值均超200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究代表成果完全由美國主導,我國阿里、百度、清華等單位及時跟進,大模型預計5年左右將成為人工智能應用中的關鍵基礎平臺,類似PC時代操作系統,由美主導的大模型生態對我國形成嚴峻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表示,人工智能有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成為具有引領和主導地位的戰略性關鍵技術,未來5-10年將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期。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