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百年技術難題!青島輪胎企業研發“液體黃金”新材料,為司機節省近5000元油費【附輪胎行業市場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青島輪胎制造企業宣布成功攻克困擾行業百年的“魔鬼三角”難題,通過自主研發的“液體黃金”技術,首次實現輪胎的滾動阻力、抗濕滑性能和耐磨性能三個關鍵指標同步提升,標志著中國輪胎制造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
“魔鬼三角”難題自20世紀初被提出以來,始終是輪胎技術的“哥德巴赫猜想”。傳統輪胎材料體系下,降低滾動阻力(提升燃油經濟性)必然犧牲抗濕滑性能(增加雨天打滑風險),而強化耐磨性又會導致滾動阻力上升。青島企業通過十年攻關,創新研發出“液體黃金”新材料——一種高性能橡膠復合材料,其分子鏈結構可同時優化三項性能指標。實驗數據顯示,搭載該技術的輪胎滾動阻力降低30%,抗濕滑性能提升15%,耐磨性延長20%,徹底打破“此消彼長”的技術魔咒。
此外,使用“液體黃金”輪胎可以帶來10%以上的節油效果,以重型卡車為例,按年均行駛20萬公里計算,單輛車每年可節省油費近5000元。對于物流行業而言,這意味著單趟跨省運輸成本直降數百元,行業整體運營效率將迎來質變。
中國輪胎產業是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和消費市場之一,2021年,在全球輪胎企業前75強中,中國大陸占30家。
2021年全球輪胎銷售數據顯示,日本、中國、法國分列前三,合計占據63%市場份額;其中中國本土市場銷售額達248.05億美元,占全球17%。
在產業集中度方面,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輪胎企業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截至2023年1月,山東輪胎企業數量達73,869家,匯聚了玲瓏、賽輪、三角等國際知名品牌,是我國輪胎制造大省,產業集群及產業配套銜接完整。
輪胎行業的崛起與汽車、工程機械、交通運輸等支柱產業深度綁定。這些行業的發展速度、規模及水平將對輪胎行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
近幾年,這些行業的迅速發展,大大帶動了輪胎業的發展。2021年,中國輪胎制造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973億元。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認為,中國輪胎企業通過“技術突圍+性價比優勢”,逐漸實現結構性產品替代。國產輪胎品牌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水平,并借助綜合成本優勢,不斷提升全球的市場占有率。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全季節輪胎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