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樹科技官宣四季度沖刺IPO,披露2024年收入結構:四足機器人銷售額占比高達65%【附人形機器人行業市場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2日,宇樹科技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消息稱,公司正積極推進首次公開募股(IPO)的籌備工作,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10月-12月)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屆時相關運營數據將正式披露。
據公告披露的信息,宇樹科技2024年收入結構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及相關零部件產品的銷售額分別占65%、30%和5%。其中,約有80%的四足機器人被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費領域,其余20%則應用于巡檢、消防等工業領域。人形機器人則全部應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費領域。
年初宇樹科技以人形機器人出圈,但從公告上看,宇樹科技收入以四足機器人為主,占比達到65%。
企查貓APP顯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注冊資金為259.4223(萬人民幣),由王興興擔任法人代表,王興興自幼對機械展現出濃厚興趣,19歲時便成功打造了人生中第一個機器人作品 —— 雙足人形機器人。2013 年,正在攻讀機械工程碩士王興興開始自主研發四足機器人核心技術,三年后創立公司宇樹科技,并成為全球首家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且最早實現行業落地的企業。
宇樹科技注于高性能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與銷售,其四足機器人產品線豐富,包括消費級的Go系列(如Go1、Go2)和行業級的B系列(如B1、B2)等。這些機器人配備高階傳感器,如英特爾RealSense深度攝像頭、足部受力傳感器和4D激光雷達(LiDAR),具備高水平的自主性和機器視覺功能。宇樹科技四足機器人的銷量在全球出貨量中占據60-70%的份額。
2023年開始,宇樹科技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推出了H1、G1等產品。其人形機器人也實現了小批量量產,成為全球訂單最多的人形機器人公司之一。
盡管2024年收入結構顯示四足機器人仍占主導(65%),但人形機器人業務正以驚人速度崛起。
2025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宇樹科技H1人形機器人展示了極其靈巧的動作,包括扭秧歌、踢腿、轉手絹等,依靠AI強化學習技術實現自主跳舞和導航,通過激光SLAM定位和導航技術,能夠在復雜舞臺上精準走位,還搭載了舞蹈節奏對齊算法,能夠精準跟隨音樂節奏。
宇樹總部杭州,所屬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最為完備的區域之一,產能規模大,產業鏈條完整,產業投資集聚度高,發展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當其時。該地區已基本形成“整機引領-核心突破-系統集成-智能躍遷”的立體化發展格局,上海作為核心引擎,集聚了全國近半數的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如智元機器人率先實現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江蘇無錫、蘇州等地聚焦減速器、伺服系統等關鍵部件,形成產業集群。浙江擁有較為完整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杭州依托阿里云、海康威視等數字巨頭形成智能感知集群。安徽則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認知智能突破,合肥、蕪湖作為先導區,攻關具身智能。
據統計,長三角地區涉及機器人領域的企業數量已超過 21.23 萬家,占全國相關企業的 28.29%。
根據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披露的信息,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7.6億元。對于整個人形機器人市場未來的發展,工信部2023年11月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明確,到2027年,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展望未來,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將持續上升,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到3.80萬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理事長王耀南認為,未來的人形機器人還需要具備情商和智商兼備的特點。數字人與機器人的有機結合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通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需要多學科交叉協同創新,突破運動、操作、智能三大專業技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人形機器人量產及商業化關鍵挑戰》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