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降20基點!多家中小銀行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專家:未來長期下行趨勢或持續【附銀行業存款業務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央視財經報道,近日,多家中小銀行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降幅達10到20個基點。
具體來看:
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宣布調整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例如,南京銀行北京某支行的三年期存款利率從1.85%下調至1.75%
吉林龍潭華益村鎮銀行自8月20日起調整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調整至0.15%,個人儲蓄定期存款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3年期、5年期則下調20個基點。
山東省高密惠民村鎮銀行公告,個人定期存款6個月、1年期、2年期的年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3年期、5年期則下調20個基點。
此外,浙江省嵊州瑞豐村鎮銀行、吉林省白山渾江恒泰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宣布下調多個期限存款產品利率,調整幅度多集中在10到20個基點。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42%,較一季度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這表明銀行的盈利能力面臨一定壓力,而存款利率的下調是銀行應對凈息差下行壓力的一種方式。銀行通過精準調整不同期限存款利率,既維持了短期存款的競爭力,又有效降低了長期負債成本。
今年5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集體下調存款利率,最大降幅達25個基點,形成市場利率的下行標桿。這種“大型銀行先行、中小銀行跟進”的調整模式,既避免了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惡性競爭,又維護了金融系統的整體穩定。
從過去幾年的存款規模看,中資大型銀行仍保持強勁吸儲能力。2017年至2022年,各項存款規模從79.31萬億元增至119.24萬億元,復合增長率達8.50%。
自1994年以來,我國存款基準利率經歷了從高位到逐步回歸的過程。2023年2月央行公布的基準利率雖已7年未調整,但市場利率的持續下行已使實際存款收益大幅縮水。
存款利率下調的宏觀效應呈現明顯雙面性。一方面,居民存款收益縮水可能倒逼消費潛力釋放,同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當前1.75%的三年期定存利率計算,10萬元存款年利息較調整前減少100元,這種微觀損失若轉化為消費增量,或將產生數倍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面,資金向權益市場、實體經濟等領域的轉移,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