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今起實施!要求具備北斗定位功能,車速超過25km/h強制斷電【附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1日起,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正式實施。作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與消費第一大國,中國此次標準升級不僅聚焦安全性能提升,更通過技術規范引導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意味著電動自行車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國標規定:為提升續航里程,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的最大重量是55公斤,鉛酸蓄電池車型放寬至63公斤,制動性能優化,要求廠家改善制動性能,防篡改機制強化控制器限制,車速超過25km/h時自動切斷動力輸出。材料防火升級將塑料件占比壓降至5.5%,從源頭降低燃燒風險。鼓勵安裝后視鏡,減少“回頭率”。要求具備北斗定位功能,不過私家電動自行車可選擇不安裝北斗模塊,即使有北斗定位功能,也可以關閉,且定位服務免費。
新規未采取"一刀切"淘汰機制,新國標實施后,已購買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車輛不會被強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借助以舊換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換代。
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步以來,電動自行車憑借其便捷、經濟、環保的特點,迅速成為城市和鄉村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擁有龐大的產業規模和完整的產業鏈:上游匯聚寧德時代、天能集團等電池巨頭,中游集聚雅迪、愛瑪等年銷量超千萬級的品牌,下游覆蓋城鄉消費市場。
根據Market Research、MotorCycles Data等數據統計,目前,全球兩輪電動車產能向中國高度集中,亞太地區貢獻全球80%以上的產量,其中,中國由于起步較早,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中國自行車協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末,中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在3.5億輛左右。
本次修訂首次將鋰離子蓄電池、充電器納入強制性標準,建立從核心部件到整車的全鏈條監管體系。"這不僅填補了防火阻燃、動態監測等技術空白,更推動企業建立質量追溯系統,倒逼行業淘汰落后產能。"
業內專家分析,新國標實施將加速行業洗牌:一方面,中小廠商需投入數千萬升級生產線以滿足防篡改、材料檢測等要求;另一方面,具備電池BMS管理系統、車聯網技術積累的企業將獲得更大市場份額。
新國標起草人、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云柱指出,新國標在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腳踏騎行功能、電動機功率限值、防火阻燃、塑料占比、北斗定位、通信和動態安全監測、防篡改、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等方面均有較大完善和提升。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